土家族吊脚楼是武陵山区土家乡土建筑中独树一帜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优秀的建筑理念, 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不破坏自然的和谐建筑方法, 是我们当代学习的榜样。在建筑选址上, 土家族先民们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理念, 他们不拘泥于汉民族坐北面南的建筑传统, 而是依据自身位处大山、深沟、大江小河、小溪、山区坪坝、斜坡山麓的自然特征, 再根据气流 (风) 走向, 山脊 (脉) 坪坝的阴阳, 出行的方便与否, 用吃水的难易程度等等来确定建筑基址, 而且大门的朝向也依此而定。所以, 土家族的吊脚楼建筑朝向无一定之规, 东西南北, 四面八方都有, 有些甚至是歪门斜道也不足为奇。他们最为遵循的是和谐, 追寻一种和大山、大自然统一协调的意境, 这也可能是我们今天城市和乡村建筑难以达到的境界。
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选址非常注重实用性, 这与他们常年与大山、深沟、悬崖山洪、滑坡泥石流、岩石坍塌等打交道有直接关联。在山区要寻找一处较理想的建筑基址, 其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在溪沟边建房, 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山洪的防御, 平常看起来是满目苍翠, 清泉叮咚、蜿蜒延伸的小溪, 一旦山洪暴发, 那就会把你一生艰辛构建的房屋冲刷得一干二净;在山麓边坡上建房, 一是要考虑用水的难易程度, 还要看此处的水源是否在干旱年份也能保证有水, 而且水质必须甘甜且对人体无害。二是要考虑此地是否为原始老岩, 在雨季不会有滑坡之虞。三要考虑到屋后山崖不能有岩石崩滚, 如此多种条件具备才可考虑在此建房;在山中坪坝中建房, 其实是最难选择的一件事。山中坪坝大多为漏斗沉积坝址, 四周高山, 中间一处坪坝, 而且平坦的很, 看起来是良田一片, 殊不知一旦暴雨, 四周山上雨水齐聚于山凹坪坝之中是没有出处的, 惟一泻水处就是在某一山崖边有一漏斗, 坪坝被山洪淹没是平常事, 如不考虑周全, 你所建房屋就会倾覆倒塌, 一生心血付诸流水。综合上述因素, 土家族人们在建筑基址的选择上就会假以时日, 仔细甄别, 只有在各方条件均基本达到的情况下才会开始兴建。
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形制变化不大, 但其建筑布局却千差万别, 风格各异, 变化无穷, 他们依据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环境格局的不同, 人口的多寡和交通环境等, 建造出各种美轮美奂的土家族乡土建筑。
土家吊脚楼, 是土家族人民继承和创造的一朵优秀的建筑艺术奇葩。它既继承了古代先民的建筑技术成就, 又贯通融合了后世人们对自然的重新认识, 改造、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聪明才智。重新审视土家族的建筑技术和他们遵循自然、 利用自然、和自然和睦共处的建筑理念, 是我们现代建筑设计师们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