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土家族【长阳山歌】

       长阳山歌是长阳土家族人在山野、田间中劳作时所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土家族民间音乐艺术中最具有鲜明特性的艺术形式,也是“长阳三宝(山歌、南曲、撒叶儿嗬)”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对于长阳山歌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长阳山歌就被称为“蛮歌巴舞”,“下里巴人”。据《长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纂修)》中记载,清代长阳著名诗人彭秋潭在其《秋潭集》中写道:“携锄一队上山坡,冷饭凉浆树下多。开遍山花叫山鸟,鼓锣处处唱山歌。”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中也写道:“换工男女上山坡,处处歌声应锣鼓。但汝唱歌莫轻薄,那山听得这山歌。”其中,“处处歌声应锣鼓”是指流行在鄂西南地区的一种劳动山歌,俗称“打薅草锣鼓”,“山歌”一词也出现在了此两首诗句中。由此可见,晚清长阳山歌十分流行。
       长阳土家族聚居在丘陵山地之间,山歌就是土家族人民在山间野外劳动、赶路时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一种即兴小曲,由于其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即兴歌唱,所以在旋律、节奏、曲式、调式等方面都具有样式繁多、丰富多变特征,同时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对长阳土家族山歌的分析研究,能够充实我国当代的音乐艺术,促进我国音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调式是指一段音乐中以某种音程关系构建起来的,以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音式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高低不一的音群。调式是音乐艺术的基本单元元素。长阳土家族的山歌之中使用最多的调式之一就是徵调式。除了徵调式,羽调式也是长阳土家族山民在山歌创作中最偏爱的调式之一,在数量众多的长阳土家族山歌中,羽调式随处可见。
        经过国内外音乐理论研究者长期的总结归纳,如今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一系列曲式结构,如“一部曲式(乐段)”、“单二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等。一方面,由于长阳土家族山歌通常歌词较短,歌词句式一般只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七言五句,一种为五言四句,所以其山歌的曲式结构以一部曲式最为常见,并在此基础上因唱法的变化形成了少量二部曲式;另一方面,由于长阳土家族山歌往往产生、传唱不同的生活场景之间,具有即时、即兴的特点,使得其山歌的演唱形式丰富多变,同一首歌的唱法甚至会因时因地而异,所以长阳土家族山歌的曲式结构又呈现一定的多样性。
 

        长阳山歌能在众多的长阳民族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和长阳南曲、撒叶儿嗬一起成为“长阳三宝”肯定具有不可估量的传承价值和意义。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威胁,长阳山歌的传承已经受到严重的阻碍,它已经成为当地文化部门工作的重点。
 

 
       长阳山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几十年来,长阳政府、中小学校、保护基地、民俗活动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探索了一条适合长阳山歌传承发展的“实践模式”。这些成果包括文字资料收集、传承人的保护、取得的各种比赛奖项和集体荣誉、最重要的是推动了长阳县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力争在今后的传承保护工作中做的更好,让这朵土家山花开放的更加绚丽夺目。长阳山歌的传承不仅要靠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外,更要靠自身的努力。长阳山歌要传承的更远、更好,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改变自己,不能总是停留在旧的文化、审美水平基础上发展自己,要在保持原有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吸收新鲜元素,在形式上包装自己,在音乐上多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丰富自己,这样长阳山歌才能在现代多元文化中有竞争力,有市场价值,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