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土家族【竹编技艺】

       武陵山片区竹编文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地村民增收脱贫的一项重要途径, 更是国家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加强武陵山片区竹编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 对武陵山片区竹编技艺传承及生产性保护进行分析,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传承保护形成人们的共识, 变为自觉的行动。
       土家竹编无疑有悠久的历史, 在昭化宝轮院就出土过巴人的竹编用具。土家族是一个善于用竹的民族, 他们能用竹蔑编出各种各样的精美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仅背篓一项在土家族地区就达六七十种之多。尽管土家竹编退出当地人的生活不十分明显, 但当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广泛进入了土家山寨后, 当生态环境遭遇毁灭性的破坏后, 竹编也在逐步退出当地人的生活。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蔑编在历史上就很有名, 秀山花背篓和凉席早已畅销许多地方。当我们在秀山调查时发现, 秀山凉席在退出当地人的生活后, 但其工艺却无法退出历史舞台。当地有一种风俗, 姑娘出嫁, 必须送1个花背篓和1把伞作为嫁妆, 就是城里人也一样, 所以当地市场仍然很大。这和土家织锦一样, 背篓是山地民族特有的产物, 是他们生活须臾离不开的东西, 姑娘出嫁没有花背篓就不体面, 就丢掉了传统。因此, 花背篓是作为工艺品和实用品同时存在的, 这种存在可能是长期的。而且竹器有很多优点, 它透风透气, 比如锅盖用金属就不行, 因为气透不上去就会全部滴在所蒸的食物上, 上面一层就是稀的, 竹器和木器锅盖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又如农民用于收割的箩筐就不可能用塑料, 一是笨重, 二是不渗水。除了这个经营者说的许多优点外, 竹器还是很好的环保产品, 因为它毁坏后就会很快腐烂被大自然吸收, 没有污染。由于竹器的许多优点, 所以它会长期存在下去。特别是对土家族这样的山地民族来说, 像背篓这样的工具将永远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当然, 土家竹编的一部分会成为工艺品, 特别是当这一地区旅游发展起来后, 会有更多的传统竹编、竹制品变成工艺品。土家竹编将会以当地人的生活用品和外销的工艺品双重身份长期存在。

      土家竹编的工艺流程:选竹———根据不同的需求选取合适的竹子、制竹———从原竹到竹丝的完美演变、竹编编织样式。
       土家族传统竹编手工艺是土家族人民在漫长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技艺, 蕴含着丰富美学特征与文化信息, 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系列部署, 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工作正在持续深入、不断扩展。乡村振兴, 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 更要表现在传统文化、精神、技艺的回归与提升。这就需要我们以文化创意为龙头, 引领旅游纪念品产业的发展, 形成产供销一体, 线上线下为两翼的格局, 有效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